踏歌岸閣
踏歌岸閣位于涇縣桃花潭東岸東國古渡的渡口,即汪倫送李白處。閣因李白《贈汪倫》詩中“忽聞岸上踏歌聲”之句而得名。
踏歌岸閣為一古時渡口建筑。它的位置正好選擇在出閣將上船過渡,入閣即進南陽古鎮(zhèn)的正街,進出南陽鎮(zhèn)都十分方便的位置。同時,出閣正好面對桃花潭,潭水清冷鏡潔,黛蓄漣漪,奇石“象鼻子”伸進潭中,望去誠如大象吸水,潭岸即是仙墩,上筑有“懷仙閣”,在踏歌岸閣的門洞中望去宛若一框十分秀麗的山水畫;入閣,級級踏步在頂端露出了前面轉(zhuǎn)彎的街道,街道彎曲的卵石路面,望之引人登高,待拾級完稍前幾步,筆直平坦。繁華的南陽鎮(zhèn)映入眼簾,一敞一閉、一清秀一繁華、一天然一人工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色在踏歌岸閣的一正一反兩面,給人以豐富的感受。
踏歌岸閣的平面布局既簡單又奇特,底層為對直的通道,為便于路人休息候船,兩側(cè)砌有通長的卵石條凳。樓下向潭的立面為了框景,特意做成實墻,僅開一上部半圓下部平直的門洞,使路人的視線集中正對桃花潭。臨街的一頭為敞開到邊的級級踏步,使較高而又拐彎的街道不顯得閉塞。樓上靠河向潭的一面是窗臺式欄桿,可以憑欄休息遠眺;臨街的一面為神龕擋住了視線。上樓的踏步設在兩側(cè),與中間的通道之間用實墻截然分開,互不干擾。平面安排最奇特的地方是出閣的一面墻靠上游方向向里傾斜,有意將角削掉,讓人們出閣的視線向河對岸壘玉仙墩的上游彩虹崗、釣隱臺風景點無限舒展,使人們盡情飽覽桃花潭風景中自然景觀的精華。而出閣的一面實墻靠下游方向卻向外伸出四五米,筑成城墻高臺擋住人們偏離桃花潭景區(qū)和東園古渡的視線,這使本來從平面和立面上看都很對稱的造型變得不對稱,在自然彎曲、高低不一的桃花潭風景區(qū)這稍有不對稱的平、立面形式,反倒跟周圍環(huán)境十分融合,比那絕對對稱的嚴謹布局更符合自然情趣!更顯得山村的古樸和自由,與李白浪漫主義的詩人氣質(zhì)也相投合。
踏歌岸閣剖面設計既結(jié)合地形,又結(jié)合景觀,還考慮了適用。它利用前后、寬窄、平陡、長短不同的兩段踏步,很巧妙地把高差約3米左右的河面與街面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了。為了觀賞桃花潭風景,在閣前設有稍低室內(nèi)地坪二三級的與沿河路連成一氣的平臺,使更多的人能在此觀景,尤其是五月端午看龍船,這里是披紅掛彩的地方,人特別多。迎河立面以實墻為主,適當開設門窗,遠看兩層高的踏歌岸閣一片白墻是全鎮(zhèn)沿河輪廓的制高點,加上閣左水平線條的大夫第及高大挺拔的清朝的白果古樹,組成了一幅南陽鎮(zhèn)臨河入口處的風景畫面。近看此立面正中上虛下實,上虛突出“踏歌古岸”橫匾,下實河水的波光映在白色的墻上有水中浮過白云之感,十分動人。
臨街立面背陰,正中全虛,大片陰影使對面實墻正中的門洞十分顯眼,門中河景特別亮,人們從熱鬧的正街徒步轉(zhuǎn)彎至此,頓覺城盡,前面城外景色清秀,另是一番天地。
此閣屋頂設計也很獨特:在中間通道部分,臨河一面的屋檐向外伸出八九十厘米,細看像戴著一頂歪帽子,但此出檐與歪斜正便于樓上臨窗觀景時避雨遮陽,下游部分出沿比上游部分多伸出10厘米,使視線自然轉(zhuǎn)向遮擋較少的上游方向——彩虹崗、釣隱臺,這正是設計者的用心之所在臨街一頭的屋檐向內(nèi)縮短1米多,使正中通道部分沿口抬高,因此從高處來此的路人并不因自己的位置高、閣的位置低而感覺碰頭的壓抑。
由于位置的精心選擇,平面、立面、剖面和屋面的巧妙安排,使這僅100平方米的小渡口建筑的空間形象十分豐富。路過此閣,使人感覺新穎:臨河一面樓下是一框精致的畫,樓上是室內(nèi)神龕供佛。這一正一反的兩層虛實墻面起到了組織4種不同景觀的作用。因此,踏歌岸閣的出現(xiàn)為南陽鎮(zhèn)增添了不少風采,成了南陽古鎮(zhèn)象征性建筑之一。1986年7月,踏歌岸閣被安徽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