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專題專欄 > 宣城民生 > 高層關注

聚焦民生事 溫暖群眾心

發(fā)布時間:2024-10-25 08:13 來源:光明日報 瀏覽:
【字體大?。?a href="javascript:doZoom(20)">大

社會事務工作關系千家萬戶,點多面廣,既涉及各類特殊困難群體的基本權益,又涉及各類基本社會服務。只有聚焦一件件民生實事,才能讓更多群眾感到實實在在的溫暖。

如何更好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應?10月23日,民政部召開“民政這五年”系列專題第二場新聞發(fā)布會,回應了社會關切。

育好“甜蜜林”

5年來,民政部指導各地民政部門聚焦群眾對美好婚姻家庭的新期待,優(yōu)化婚姻登記服務,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助力婚姻家庭更和諧、更美滿。

為在全社會倡導健康向上的婚姻家庭價值取向,有效遏制婚俗領域不正之風,民政部印發(fā)了《關于開展婚俗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確定了32個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qū)。同時,各地民政部門也因地制宜創(chuàng)建一大批不同層次的實驗單位,目前已有不同層次試點單位1806家。“各實驗單位注重探索明確彩禮、隨禮等倡導性標準,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高價彩禮等婚俗陋習,‘低彩禮’‘零彩禮’越來越普遍?!泵裾可鐣聞账靖彼鹃L、一級巡視員朱玉軍說。

同時,民政部支持各地通過公益創(chuàng)投、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為群眾提供全周期全鏈條的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婚姻家庭輔導室覆蓋率已超90%。鼓勵有條件的地區(qū)將婚姻登記機關設置在公園等有標志性意義場所。目前全國已有各類公園式婚姻登記點270余處。

據介紹,各地積極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創(chuàng)新優(yōu)化婚姻家庭服務,“簡約而不簡單、浪漫而不浪費”的新時代婚俗禮儀越來越受到年輕人青睞,文明健康婚俗風尚正在加快形成。部分地區(qū)還將婚俗改革與鄉(xiāng)村振興、文旅產業(yè)有機結合起來,探索出了一條既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又帶動經濟發(fā)展的“甜蜜經濟”道路。

“下一步,民政部將進一步發(fā)揮婚俗改革實驗區(qū)的輻射帶動作用,更加注重長效機制建立,更加注重配套制度完善,更加注重公共服務供給,更加注重突出問題治理,繼續(xù)把婚俗改革事業(yè)做得更好?!敝煊褴娬f。

做好“解憂事”

5年來,民政部指導各地民政部門著力在健全兜底性、基礎性殘疾人福利制度上下功夫,持續(xù)健全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殘疾人福利事業(yè)取得積極進展。

當前,我國有約8500萬殘疾人,持證殘疾人達3800多萬。民政部進一步落實完善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指導各地持續(xù)提升補貼標準,擴大補貼覆蓋范圍,完善便民服務、精準核對、動態(tài)監(jiān)管等制度舉措。5年來,全國累計發(fā)放補貼資金達1800.7億元。截至2024年9月底,殘疾人兩項補貼惠及1189.4萬困難殘疾人和1611.4萬重度殘疾人。

康復輔助器具助殘產業(yè)加速發(fā)展。由民政部牽頭、21個部門單位參加的康復輔助器具產業(yè)部際聯席會議機制逐步完善,社區(qū)租賃服務試點以及兩批國家綜合創(chuàng)新試點工作圓滿完成,修訂發(fā)布《中國康復輔助器具目錄(2023年版)》并形成常態(tài)化修訂機制,生產裝配傷殘人員專門用品企業(yè)免征企業(yè)所得稅政策延續(xù)至2027年。目前,試點地區(qū)共建成康復輔助器具產業(yè)園區(qū)49個,發(fā)布實施康復輔助器具國家標準193項、行業(yè)標準45項、團體標準32項。

“下一步,民政部將進一步深化殘疾人福利領域改革,加快健全兜底性、基礎性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統(tǒng)籌殘疾人權益保障與關愛服務體系建設,切實把殘疾人的生活保障好、服務完善好、權益維護好?!敝煊褴娬f。

撐起“安全傘”

5年來,民政部指導各地民政部門緊緊圍繞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救急難的工作要求,不斷加強和改進工作體制機制,全面提升救助管理服務水平和質量。

“5年來,我們累計救助各類臨時遇困人員435萬人次,幫助7萬余名受助人員成功尋親,有效助力了社會和諧、家庭團圓。每年開展‘寒冬送溫暖’‘夏季送清涼’專項救助行動,做好極端天氣下臨時遇困人員救助服務。指導各地不斷優(yōu)化提升站內照料服務水平,除了做好日常工作,還針對服務對象需求,開展就業(yè)指導、法律援助、心理咨詢等多元化服務?!敝煊褴娬f。

日前,民政部、財政部聯合印發(fā)《全國服務類社會救助試點工作方案》,部署在全國開展服務類社會救助試點。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副司長許昀介紹,通過試點,在統(tǒng)籌救助資源、精準對接供需、提升兜底質量方面有新突破,推動社會救助工作由單一物質救助向“物質+服務”綜合救助拓展,更好滿足困難群眾多樣化救助需求,有效提升社會救助對象生活品質,“我們希望通過以上試點任務,推動試點地區(qū)構建起‘動態(tài)監(jiān)測、需求評估、資源匹配、精準服務、監(jiān)管有力’的服務類社會救助運行機制,為全面推開服務類社會救助工作提供可復制可借鑒的工作模式和典型經驗”。

“下一步,民政部將會同財政部加強對試點工作的跟蹤和指導,確保試點工作取得預期成效。并在試點基礎上,研究制定發(fā)展服務類社會救助的政策措施,努力讓服務類社會救助惠及更多困難群眾?!痹S昀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0條評論

*正文:
驗證碼: captcha

網友評論列表

    暫無網友評論
智能問答 智能問答